首页
> 卫生政策研究 > 行业资讯

援疆:浙江“组团式”医疗持续发力筑牢健康基石

发布时间: 2022- 06- 13 09: 26浏览次数:

“我都记着呢,手术前我胸闷气短,全身浮肿,不能下床,手术后第2天脱离呼吸机,手术后第3天由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感觉明显好转。”6月4日,在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患有重度心脏瓣膜病的47岁患者阿布力克木·艾买尔对医务人员说,“太感谢您们了,不仅治好了我的病,还帮我节省了不少开支。”

阿布力克木做的手术是体外循环下二尖瓣替换+三尖瓣成形术,以前,这样的高难度手术阿克苏地区在没有援疆专家多科室组团帮助下是做不了的,如今已能独立开展。2021年至今,在浙江省第十批第二期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医疗队的支援下,不仅这样的手术得以顺利开展,南疆地区首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南疆地区首例热消融治疗恶性肿瘤、南疆地区首例异位胃黏膜显像检查技术等41项新技术、新项目在当地陆续开展了起来。

“2021年,援疆医疗队来到阿克苏地区,提出援疆工作要持续发力,以群众受益、人才培养、管理先进为目标,推动各级医院综合实力整体提高,全面提升阿克苏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水平。”援疆医疗队领队、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张雅萍介绍,医院完善了《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制订了《医院人才发展规划与建设方案》等制度,开展医、教、研、管等全面精益管理。

在阿克苏地区,很多医务工作者有个共同的感受,“组团式”援疆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4月16日晚,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医院住院的一位眼疾患者在服药时不慎将硬质塑料包装吞下。CT提示,硬质塑料距胸主动脉仅0.8毫米,通过内镜取出有划伤主动脉的可能,如果开胸手术将增加患者创伤,这让本地医生对治疗方案陷入两难。恰巧在该医院开展专科联盟活动的援疆医疗专家、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黄庆科接到求助后,为患者成功进行了内镜下异物取出术。事后,为了把技术留下来,黄庆科又分赴各县市医院开展了专题教学。

一直以来,援疆医疗队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同浙江省后方医院组建浙阿跨省医联体,建立了覆盖浙江省7家支援医院、阿克苏地区1家受援医院、7县2市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省地县乡村”五级联动、双向转诊、多方受益的医疗援疆模式,助力人才成长。

“谢谢,我能听见啦!”2021年12月3日,手术后,有听力障碍的患儿艾克代·吐尔逊激动地说。

艾克代·吐尔逊是浙江援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启明行动”中受益患儿之一,他在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进行人工耳蜗体外机调试后,听到了声音。截至目前,“启明行动”已累计救助残疾儿童280例。

“实施救助的同时,‘启明行动’以团队带团队方式推进了医院五官科学科群的进步。”张雅萍说,医院引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付勇名医工作室、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侯立杰名医工作室等,组建了耳鼻喉科、眼科承接团队,实现了人才、学科、资质、管理协同的综合提升。

阿克苏地区地域广阔,为了做到精准援疆,援疆医疗队推出了“医疗大巴扎”。援疆医疗队中有不同科室的专家,老百姓可以按需享受检验、检查、取药、健康咨询等各种服务,就如逛免费“巴扎”一样。这支流动医疗队走到各族群众家门口,为他们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切实解决边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随着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的不断深入,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综合实力明显提升,获批自治区重度聋儿人工耳蜗定点手术医院,建成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核医学诊疗示范科室”、南疆首个眼库、南疆首个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南疆首个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等,成为推动阿克苏地区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来源:天山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