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卫生政策研究 > 行业资讯

新形势新任务之下,减轻医疗挤兑极为关键

发布时间: 2022- 12- 09 09: 36浏览次数:

当前形势下,仍需继续落实好四方责任,以共同争取平稳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

1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优化防疫措施的“新十条”。这也标志着,我国在过去三年防疫的巨大成绩基础上,与时俱进地调整防疫策略,防疫形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由于奥密克戎的传染性非常强,根据这种病毒今年春季以来在日本、韩国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流行经验,基本可以断定,当社会防疫宽松化一个月左右,就会出现疫情暴发的高峰。尤其是当下正处冬季,更是上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因此,我国的疫情第一波高峰可能会提前到来。

目前,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感染高峰时期是否会出现医疗资源挤兑。从国际经验来看,感染者中需要入院治疗的人数大概占8%,据测算,我国届时每天将达到25万人左右,而我国目前总病床数已经达到944万,考虑到预留其他患者床位数、随着毒力降低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缩短等因素,我国总体医疗资源也还算充足。而且,我们还有建设方舱医院的经验。

而在人口千万级大城市,高峰期日入院量可以达到1.5万—2万。这个数值看起来很高,但是就我国大城市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这也是可以完全应对的。

如北京,2021年度的医疗系统,每天接诊病人达80万,拥有床位数12.7万,日常使用率约55%。另外,目前又新建了约2.3万张方舱医院床位。所以,即便是在疫情最高位的时候,北京的医疗系统也不会受到太过严重的冲击。

而对于目前最薄弱的重症病人治疗问题,北京的医疗系统也大体能够应付。根据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上海春季疫情的统计,累计感染者61.2万,其中重症患者1485例,重症率为0.23%。按此计算,感染高峰期,北京每日危重病人数量大致为460人,这也是目前北京市医疗资源可以承受的。

当然,面对防疫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我们也不能麻痹大意,仍需要政府、社会、单位和个人继续落实好四方责任,共同争取以最小的损失平稳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

具体来说,当务之急的工作,首先是要避免一放了之,应该采取适度的限流措施进行“削峰”,即降低高峰期感染人数,减少医疗系统压力。北京将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进行特殊管理,就是当前形势下的必要之举。

与此同时,要将医疗系统快速由防传染模式转向防重症模式。最关键的是,要防止民众惊慌导致的医疗挤兑,医护人员感染导致的医疗系统救治能力下降,以及无序治疗导致的病毒向普通住院区的蔓延。

为此,应加快医疗资源整体部署,快速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轻症患者在二级以下医院治疗,只有重症患者到三级医院治疗;如北京及时增加新冠救治定点医院、“黄码”医院数量,就不仅有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精准收治新冠患者,还将有效减少对常规医疗系统的冲击。

加大推进老年人的疫苗接种力度,也是当前任务的重中之重。在防疫措施持续优化的同时,北京等地就及时发布了老年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安排,也正是基于此种现实紧迫性。当然,在推进接种过程中,也应宣传教育与说服工作优先,并及时公布不良反应率,减少民众恐慌,增加接种意愿。

此外,个人也需主动做好防护,积极学习防疫知识,准备好必要的药品,做好防疫第一责任人的角色。

社区等基层组织也需及时调整、转变工作内容,做好新形势宣传、防疫科普,包括感染者如何居家、如何用药,适时跟进针对后疫情时期社区居民的心理咨询、疏导等服务,应成为基层工作的新任务。

疫情三年来,我们经受住了方方面面的考验,也已经在防疫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理由相信,在接下来抗击奥密克戎疫情的过程中,我们也一定能以最小代价平稳度过危机,早日让社会生活回归正常。

来源:新京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